Search


寶寶對週邊的環境充滿了好奇,
大約3-4個月大後的寶寶,雙手抓握功能漸漸成熟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寶寶對週邊的環境充滿了好奇,
大約3-4個月大後的寶寶,雙手抓握功能漸漸成熟,
抓到東西就非得往嘴裡塞,咬咬看試試味道才開心~

這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,也是身體發展的一個正常過程
所以家長務必把容易誤吞的東西收好(如鈕扣、硬幣、彈珠等),以免發生異物哽塞事件

但很奇怪
不管東西收的再好,寶寶總是有辦法找到容易誤吞的東西
真是十分欠揍

為了預防不幸事件發生,爸爸媽媽一定要會這項基本的急救措施

異物哽塞排除法: 哈姆立克法~

成人的施救方式可能大家並不陌生(鄉土劇常有)
但嬰幼兒(一歲以下)的哈姆立克法和大人完全不同,請特別注意唷!

1. 哽塞常見症狀: 持續咳嗽 + 臉色脹紅

盡早發現哽塞的症狀是成功的關鍵!!
請求醫療救護系統並盡快開始施救~~

2. 如果意識還清醒,應立刻進行五次背部扣擊 =>翻轉寶寶=> 5次胸部快速按壓 =>再翻回去
直到異物排出或病患喪失意識

A. 背部扣擊技巧:
將嬰兒頭部向下:以虎口抓住寶寶顴骨,手臂對著嬰兒胸腹部一直線靠著,翻轉嬰兒,將嬰兒的雙腳分開夾在成人的手臂間,靠在大腿上稍微向下傾斜。
背部叩擊於兩側肩胛骨間,以手掌跟對準此處,從高度30~40公分處叩擊5次。

上面文謅謅,總之讓寶寶趴在手臂靠在大腿上,頭低於身體,確定穩固寶寶不會掉下來後,使用掌跟從背後敲下去就行了~

B. 胸部按壓技巧:
以食指跟中指在兩乳頭連線下方快速且連續按壓5次

可以參考下面附圖~

3. 如果病人失去意識,
a. 試著用食指或小指排除異物
b. 暢通呼吸道試著通氣
c. 進行五次背部扣擊 + 5次胸部快速按壓
重複abc步驟直到奏效或救援來到

小建議:
a. 除非可以明顯看到異物,不然不要在寶寶意識仍然清醒時試圖挖出異物,寶寶激動下可能會把異物推到更深處
b. 不要害怕進行施救,平時可以模擬練習,其實抱法和我們平常幫寶寶洗澡洗背時很類似不是嗎?

當異物哽塞發生時, 盡快開始施救才能減少缺氧造成的腦傷,請大家一定要熟悉這項急救方式~
也希望大家一輩子都不要遇到~ 以上~ 謝謝大家的閱讀~


Tags:

About author
禾馨醫療兒科專科醫師 《學歷》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《經歷》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住院總醫師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研究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台灣兒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兒童過敏免疫風濕學會專科醫師 《專長》 一般兒科學、新生兒照護、預防注射 小兒過敏氣喘疾病、兒童風濕病 <獎項> 100年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佳住院醫師獎 101年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佳住院醫師獎 104年度臺北醫師公會青年杏林獎 媽媽經駐站作家 媽咪拜駐站作家 <門診時間> 小禾馨新生兒童專科診所 門診時間: 一般門診: 週一早診、 週二早午診、週四晚診、週日早診(輪) 禾馨懷寧小兒科診所 門診時間: 週三午晚診
三個孩子的爸 兼 小兒過敏免疫科醫生 在這裡分享常見育兒問題 還有 生活瑣事 閒聊瞎扯~ 請勿線上問診唷! 感恩~ IG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juang_chen/?hl=zh-tw 重要訊息聯絡: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